今天研究生英语结课了,明天把第五组的推文发出来,我助教的工作就完全结束了,竟然有些舍不得。虽然选课时因为六级成绩过期导致无法免修英语,心里有些不甘,但对英语本身我是不排斥的,我喜欢通过英语这个媒介加强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。一直以来口语都是我的心病,我很想得到别人的认可,却又始终不敢开口讲英语,于是My spoken English is poor这句话就常常挂在嘴边,时间久了真就觉得自己口语不行。

在这八周的英语课上,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,课堂互动总是少不了的。最开始上课时小组讨论时不好意思开口讲英语,老师问问题也不敢大声回答,我多少有些不习惯这种形式的英语课堂,我习惯在传统课堂上当一个认真听课的好学生,在需要英语大量进口和出口 的课堂上我不确定能否表现好。后来我才意识到,最初的想法太天真了,回答个问题有啥的?难的在后头!上台配音、一起唱歌、根据话题极限写稿,英语课堂永远花样形式多变,不知不觉中和小组同学的关系就近了,也更能融入课堂氛围了。

我平时不是一点英语都不看的那种,TED演讲、美剧、电影都会看,只不过会看字幕,英语输入的量也不是很大。还记得老师第一次课问我们看过多少个TED演讲,超过50个的举手🙋‍,我当时一直在脑子里数看过的演讲个数,我知道我看过不少,但脑子里没有确切的数字,也就没敢举手。说实话我自认为我的英语发音还可以,所以课堂上或者随堂作业有稿子的时候,我都很放松,感觉处于自己的舒适区中,甚至狂妄地认为这个课对我的英语提升不会有太大帮助。

但是我想错了,老师拥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。从引入how to speak English in public这一主题,到passionpronunciation、轻重缓急之区分度、sentencestructure of a paragraphacting,循序渐进,最终带领我们呈现一个完整的英语演讲,我总能学到新的东西。每周一晚上大家一起往群里发随堂作业时,我偶尔会心血来潮把每个人的都点开看一遍,总有比我讲的好的同学,每次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收获。

虽然我最后考核时的表现并不完美,一开始有点紧张卡词,表情可能也没有很自然,肢体语言不知道是否清楚恰当,不管怎样,我还是尽我所能顺利完成了考试,给冬学期的英语课程画上了完整的句号。

老师说,Hope you'll keep climbing。我相信,英语会在未来的路上一直陪伴着我!